1
虛列外勤人員工資
企業被查 ,罰款30萬
近日,某市稅務局稽查局稽查了一起因虛列外勤人員工資偷逃稅款的企業。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案件的經過:
某公司2019年賬列應付工資科目為5,013,120.00元,其中列支工作人員工資2,779,470.00元,銷售及相關人員工114500.00元,外勤人員工資1,519,15000檢查發現,賬列外勤人員發放的工資其中有1,211400.00元無簽字記錄、轉賬憑證或收據等有效發放依據。
對于無有效發放依據的工資屬多列工資1,211,400.00元,應補繳企業所得稅302.850.00元。
為偷逃個稅虛列工資,被罰30萬元!
1、故意不用銀行發工資
2、故意不用銀行發工資
3、大量員工零申報
4、虛開發票抵扣
1、會計不要參與買票、賣票,也要提醒所在公司的老板不要觸碰發票這根紅線。
2、賺錢的是老板,擔風險的是法人和會計!自己單位員工只要離職了,盡快刪除個稅申報系統中的員工信息。
3、自己若由于各種原因離開所在公司,記住離職前先去稅務局辦理財務負責人、辦稅人員信息變更手續。
4、多多關注財稅最新政策。
5、自己所在的單位假若不想繼續經營下去了,記住一定辦理正常注銷手續。
6、切記不要聽之任之、不了了之,否則公司成了非正常戶,股東進了黑名單, 會計也容易受牽連。
7、切記不要設置“兩套賬”“多套賬”。
8、千萬不要用個人卡收款付款公司款項。
9、凡當日單筆或累計交易超過5萬元以上金融機構都要送交大額交易報告(以“合理懷疑”為基礎開展工作)
10、公司的會計憑證、賬本等不要隨意銷毀。
11、公司不要注冊地址與實際地址分離。
12、要想有好的發展,一定要多學習,并且朝著業財融合的方向發展。
2
2021年稅務主要稽查四個方面
企業趕緊自查
3
工資表9個涉稅風險!
一定要注意了
自查1:工資個稅計算是否正確
重點檢查工資表中代扣的個稅金額是否依法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是否存在人為計算錯誤、故意少交個稅的情況。
自查2:人員是否真實
重點檢查工資表上的員工是否屬于公司真實的人員,是否存在虛列名冊、假發工資現象。
自查3:工資是否合理
《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自查4:是否申報了個稅
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上的人員是否均在金稅三期個稅申報系統中依法申報了“工資薪金”項目的個人所得稅。
自查5:是否存在兩處以上所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國稅發[2006]162號)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個人取得兩處及以上工資、薪金所得,應固定一處單位,攜帶個人身份證及復印件、發放工資、薪金的合同及發放證明,于每月15日前,自行向固定好的單位所在地稅務機關合并申報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自查6:是否存在已經離職人員未刪除信息
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中是否還存在人員已經離職、甚至已經死亡等,但是仍然申報個稅,未及時刪除這些人員的信息的現象。
自查7:適用稅目是否正確
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存在在計算個稅的時候是否故意把“工資薪金”項目轉換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把高稅率項目轉為低稅率項目,造成少申報個稅。
自查8:年終獎計稅方法是否正確
對于雇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采取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計稅辦法。
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自查9:免稅所得是否合法
重點檢查工資表中的免征個稅的所得項目是否符合稅法規定,如免征個稅的健康商業保險是否符合條件、通訊補貼免征個稅是否符合標準等。
來源:財務經理人、梅松講稅、稅務師、郝老師說會計、中國裁判文書網
山東中盛財稅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電話:13325113202